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可以能受伤,这时候就可能需要工伤鉴定了,那么大家知道工伤鉴定有什么用,工伤认定和鉴定有啥区别呢?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伤鉴定有什么用
1、清晰工伤后,伤病现阶段及后续诊疗费用不需个人承担,减少了伤者的经济负担;
2、工伤确定后,伤者享用工伤待遇,保证伤者的生活根本需求;
3、工伤确定和伤残判定之后,对伤者之后如果发生旧伤复发的,也是能够继续享用工伤待遇的。
一般工伤待遇审阅递交之后两个月内到账。工伤赔偿包括工伤保险基金付出的治疗费、恢复费、住院期间生活费、以及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相应等级的补贴。
单位付出职工工伤期间的工资,以及伤残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依据地方法规确定付出方。工伤待遇审阅时在治疗结束或者劳动能力判定成果下达后,向社保递送申请后下达的。
工伤认定和鉴定有啥区别
1、工伤发生后第一步是申请工伤认定,拿到认定书后有需要的才做劳动能力鉴定;
2、认定必须做,鉴定不一定需要;
3、认定不要钱,鉴定要钱;
4、认定是把你受的伤确定为工伤,鉴定是看你伤的有多重;
5、有鉴定等级的,拿到的待遇会多一点,仅有认定只有医疗费的待遇;
6、认定的时间一般比鉴定快。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进行工伤鉴定确定为工伤之后,员工可享受工伤待遇,而且受到法律的保护,为员工维护自身的权益提供了依据和支持。因此,当发生了工伤的一定要及时去做鉴定,还要明白的就是工伤鉴定和认定是有区别的。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