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登记是一项重要的商事法律制度,它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而逐步发展而形成。那么具体的什么是商事登记,商事登记范围都有那些呢?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商事登记
商事登记是指商主体或商主体的筹办人,设立、变更、终止其主体资格,应当依照商事登记法的内容和程序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登记机关核准后,登记事项记入登记簿。
商事登记的特征:
要式性。商事登记是法律行为。
创设性。商事登记是一种创设,变更或终止商事主体资格的法律行为
公法性。商事登记是商法的公法性最为集中的体现。
关于商事主体的设立主要需要以下材料:
(一)设立登记申请书;
(二)章程或者协议一份;
(三)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一份;
(四)住所或者经营场所的租赁或产权文件;
(五)投资主体资格证明;
(六)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成员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
(七)商事登记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商事登记范围
商事主体名称登记;
商事主体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
股权出质登记;
备案;
换发、补发、增发、减发营业执照;
其他依法应当办理的业务。
通过上述文章的简述,我们可以知道商事登记是指经商主体或经商主体的筹办人,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其主体资格,依照商事登记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登记主管机关审查核准,并将登记事项记载于登记簿的法律行为。希望以上的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