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公司的并购和收购肯定都是为了更加有利于公司的经营,对于两家公司来说,通过并购或者是收购都是有所益处的。那么公司什么情况下被收购,收购和并购的区别?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公司什么情况下被收购
1、公司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2、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3、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
4、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司收购指收购人通过购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或以其他合法途径控制该出资进而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以及购买该公司的资产并得以自主运营该资产的行为。
收购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资产收购,以目标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为收购标的的收购;
一种是股权收购,以目标企业股东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为收购标的的收购。
【法律依据】
《证券法》第七十六条,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与被收购公司合并,并将该公司解散的,被解散公司的原有股票由收购人依法更换。
收购行为完成后,收购人应当在十五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收购和并购的区别
1、法律行为主体不同
公司兼并行为的主体是两个独立的法人一兼并和被兼并公司;公司收购行为的主体为收购者和目标公司股东,目标公司的股东可能是法人也可能不是法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目标公司不是该行为的主体。
2、适用的法律范围不同
公司兼并属于公司重大经营行为,因此《公司法》对这种行为有特殊规定,他们必须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公司收购,只是收购者与目标公司的股东之间的买卖行为,无需经股东大会批准,其主要受《证券法》的有关规定的限制。
3、法律后果不同
公司兼并的法律后果为:被兼并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消亡,其财产和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概括转移于实施兼并公司,实施兼并公司需要相应办理公司变更登记。公司收购的法律后果为,收购者取得了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目标公司的法人主体资格并不因之而必然消亡,在收购者为公司时,体现为目标公司成为收购公司的子公司。
至于收购公司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后,进而通过两个公司的意志而进行公司合并,只是公司收购行为完成后的一种可能,并不是公司收购行为的直接法律后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公司收购指收购人通过购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或以其他合法途径控制该出资进而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以及购买该公司的资产并得以自主运营该资产的行为。希望以上的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