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它的社会危害性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那么大家知道犯罪的基本特证是什么,犯罪分为几种类型呢?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犯罪的基本特证是什么
1、是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
2、是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是指触犯刑律,即某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对犯罪行为的否定的法律评价。
3、侵害性。法益侵害性是指对于刑法 所保护的利益的侵害。这里所谓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就是法益。
4、是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应受惩罚性是犯罪的重要特征,它表明国家对于具有刑事违法性和法益侵害性的行为的刑罚惩罚。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犯罪分为几种类型
犯罪在立法上的分类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与普通刑事犯罪
前者是指危害国家政权、社会制度以及国家安全的犯罪;后者是指除国事犯罪以外的其他普通刑事犯罪。
(二)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三)一般犯罪、类罪、具体犯罪
一般犯罪即《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概念。
类罪是立法时将所有的具体犯罪划分为若干类,如我国刑法分则将所有具体犯罪划分为十类,即分则十章。
具体犯罪就是刑法分则每一章或每一节里规定的犯罪,如盗窃罪、抢劫罪。
(四)亲告罪与非亲告罪
亲告罪,是指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它们不属于公诉案件,必须由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己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法院才予以受理。这类犯罪包括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等。
除亲告罪以外的其他犯罪,都是非亲告罪,需要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五)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
自然人犯罪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刑法分则明确规定的单位可以构成犯罪的行为。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另外,犯罪在立法的分类有以上五种类型。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