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考试不遵守考试制度会违反规定,同样的交通规则也是,那么具体什么是违规行为,违规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区别又是什么呢!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您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违规行为
所谓违规违纪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行为。
违法违纪行为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不具备这些条件,就谈不上违法违纪行为,更谈不上追究纪律责任。这些条件包括四个方面,即违法违纪行为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
违法违纪行为的主体,是指违法违纪行为的实施者或称行为人。 违法违纪行为的主观方面也称主体主观上的过错,是指违法违纪行为人对其实施的违法违纪行为及造成的后果。
违规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区别
1、范围不同。违纪主要是指违反一个组织内部纪律的行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一般指的是违反党的纪律;
违法是广义上的法律,包括法律,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单行条例等。可见,违法的范围要大于违纪的范围。
2、危害程度不同。违纪就是单位及相关组织的制度,影响整体形象或者影响工作,程度不会太严重。
而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如果构成犯罪危害性的就更大,将直接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3、处罚结果不同。违纪都本范围的内部处理,一般进行分为警告、记过、降职、免职、撤职、开除。
违法处罚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许可证等。如果涉嫌犯罪,就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轻则判处管制、拘役,重则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违规一般指的是违反行政法规或者企业规章,一般指违反了某些规定,超出规定范围内行为,具有会影响或潜在存在影响正常秩序的行为就是违规违章行为,另外违规行为和违法行为的不同主要是范围、程度和处罚结果三方面。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