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未按章程约定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全部出资,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缴纳或返还出资的,公司可以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那么撤销股东需要什么流程,如何撤销股东资格呢?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撤销股东需要什么流程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7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上述规定,公司能以股东会决议的方式解除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股东的股东资格,但应当符合三个要件:
第一,解除股东资格这种严厉的措施只应用于严重违反出资义务的情形,即未出资和抽逃全部出资,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和抽逃部分出资不应包括在内。
第二,公司对股东除名前,应给该股东补正的机会,即应当催告该股东在合理期间内缴纳或者返还出资。
第三,解除股东资格,应当依法召开股东会,经股东表决通过。
如何撤销股东资格
1、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的条件如下:
(1)、股东之间转让出资的条件,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出资。
(2)、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出资条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半数以上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转让出资,不购买转让出资的,视为同意转让。
(3)、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权优先购买出资。
2、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3、股东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叫投资人。以股东主体身份来分,可分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机构股东指享有股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股东包括各类公司、各类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类非营利法人和基金等机构和组织。个人股东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三条,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对公司章程的该项修改不需再由股东会表决。
结合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希望以上的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