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由于犯罪分子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就可以假释,那么犯人假释后能干什么,犯人假释的条件及步骤呢?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犯人假释后能干什么
假释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一定的条件。否则,就要撤销假释,收监执行。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四条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 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 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犯人假释的条件及步骤
1.只有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释
2.需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3.认罪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4.确有悔改表现
5.没有再犯危险性
第七条 提请减刑、假释,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结合罪犯服刑表现,由分监区人民警察集体研究,提出提请减刑、假释建议,报经监区长办公会议审核同意后,由监区报送监狱刑罚执行部门审查。
第九条 监狱刑罚执行部门收到监区或者直属分监区对罪犯提请减刑、假释的材料后,应当就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需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完备、规范;
(二)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是否来源合法;
(三)罪犯是否符合法定减刑、假释的条件;
(四)提请减刑、假释的建议是否适当。
经审查,对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提请条件的,应当通知监区或者直属分监区补充有关材料或者退回;对相关材料有疑义的,应当提讯罪犯进行核查;对材料齐全、符合提请条件的,应当出具审查意见,连同监区或者直属分监区报送的材料一并提交监狱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提请罪犯假释的,还应当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进行调查评估,并将调查评估报告一并提交。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对于假释后的犯罪分子,应该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此外,离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