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以及单位,都可以是虚假诉讼罪的主体。那么60万元虚假诉讼构成什么罪,虚假诉讼罪构成条件是怎样的?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60万元虚假诉讼构成什么罪
60万元虚假诉讼构成虚假诉讼罪,其中行为人必须捏造事实;其次,行为人提起的必须是民事诉讼;最后,行为人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应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虚假诉讼罪构成条件
(一)主体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十六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均能构成本罪。
(二)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虚假诉讼除了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浪费有限的司法资源,扰乱正常的司法秩序,也是侵蚀司法公信力和法官队伍廉洁性的毒药。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所谓捏造,是指凭空编造。如通过制造假证据、隐瞒事实、制造虚假债权债务、恶意串通等手法,提起虚假的民事诉讼,欺骗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错误裁判,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本罪**于在民事诉讼之中,以捏造的事实提起刑事和行政诉讼不构成本罪。
本罪是行为犯,不需要有犯罪结果的发生;情节严重的犯罪结果只是本罪的加重处罚情节;犯本罪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本罪的,从重处罚犯。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以虚假诉讼罪为由,其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标准已经被《解释》进一步明确。具体而言,是指:
(一)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采取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措施的;
(二)致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干扰正常司法活动的;
(三)致使人民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裁判文书、制作财产分配方案,或者立案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做出的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的;
(四)多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
(五)曾因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被采取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或者受过刑事追究的;
(六)其他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从以上规定可见,立法对于虚假诉讼的立案门槛较低,只要造成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等任一后果即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60万元虚假诉讼构成虚假诉讼罪,我国法律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希望以上的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