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微信诈骗的相关新闻,诈骗指的是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那么大家知道微信诈骗立案起诉需要什么条件呢?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诈骗起诉流程和费用
1、起诉流程如下:由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如果书写起诉书的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被告;法院进行审查。对符合起诉条件的,在7天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天内裁定不予受理并通知当事人;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天内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被告在收到起诉书之日起15天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后,人民法院应当在5天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给原告;等待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时间进行开庭审理。法院起诉的费用,普通民商事案件按标的收费,1万元以下的收取25元起诉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微信诈骗立案起诉需要什么条件
微信诈骗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经应当立案调查。
关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司法解释规定以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起点;但各地关于数额较大的标准有所不同,具体以各地的规定为准,所以达到当地数额较大的标准的,就应当立案调查。
诈骗公安机关立案的条件具体如下: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断。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
例如,无责任能力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或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及履行有益于社会的业务上的行为。
再比如盗窃没有达到当地盗窃刑事案件立案的标准,这也不能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不是法律上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不能立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结合上述的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诈骗起诉流程和费用是怎样的,此外微信诈骗只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经应当立案调查。而对于诈骗公安机关立案首先是要存在着犯罪事实,还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希望以上的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
问:诈骗都包括哪些
答: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种类有:合同诈骗罪、票据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最、信用证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集资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招摇撞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