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在电视或者新闻中看见交通事故,有当事人立马报警的,也有当事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离开现场的,那么交通事故发生后是不是一直不离开就不算逃逸呢?那么交通肇事逃逸是什么呢?接下来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您了解相关内容!
什么是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
分为两种情况: 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1、情节轻微,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终生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逃逸作为定罪情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法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上的内容详细的介绍了交通逃逸是什么,以及是怎样处理的。希望这些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法律知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通过以上的文章我们也知道了交通逃逸事件是十分恶劣的,应该对其严加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