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备案不等于立案,立案有着严格的程序规定,备案就相对简单多了。那么大家知道备案跟立案什么区别,法院备案后多久立案呢?大律师在线的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备案跟立案什么区别
1、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2、备案是有关部门对某一事件形成的资料建立档案,以备查考。
1、程序不同,立案是诉讼行为,说明该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了,而未立案说明不属于正式的司法程序;
2、严重程度不同,立案是指代其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未立案则是还不确定是否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者不予追求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必须有犯罪事实存在。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法院备案后多久立案
对于法院受理后多久立案,正常情况下,一审法院受理起诉之后七天之内决定是否立案。
如果法院决定立案,会有《立案通知书》给你,同时也将你的《起诉状》副本及你提交的相关证据的复印件送达给被告,然后或者同时送达给原被告双方《开庭传票》(告知你们开庭时间及答辩、举证时限)。
如果决定不予立案,也会有《不予立案裁定书》给你,但不会再通知被告。
我国法律是有规定的,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等到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才可以立案,但是可以提前报案。但是有两种情况,是不需要等到24小时后报案立案,而是报案后就可以立案处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备案是有关部门对某一事件形成的资料建立档案,以备查考;对于没有发生或造成果的事,没有证据的事,只能是备案,不能立案。一般来说,一审法院受理起诉之后七天之内决定是否立案。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