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听到专利权人和发明人的称谓,只是对这两者有一个基本的概念,至于区别就不知道了,今天银隆律所小编就跟随大家一起来探讨下这两者的深层区别吧。
专利权人是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登记簿上记载的专利权的所有人。要想成为专利权人,有两种方法:
1、自己提出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合格,符合授权的条件,依法授予专利权。
2、通过继承或交易成为专利权人。公民或法人死亡或终止时,其合法的继承人得成为专利权人;
通过买卖交易,他人也得成为专利权人。 专利权人可自己实施或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并收取使用费。
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发明人只能是发明创造的完成者。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
职务发明的发明人对专利享有署名权和获得奖励报酬权,除此之外发明人对专利不享有任何权利,自己不能实施专利也不能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发现他人侵犯专利权的,也无权加以制止。
从知识产权局角度来讲没有区别,但一般在企业行业内部会有相关文件区分第一发明人与其他发明人的资质和奖励。如果发明人所属行业或内部规定特殊权利就享有,比如有的行业规定第前3位发明人可以评选高级职称;有些大学学生发明专利按照专利发明人的顺序加分。
这个是知识产权局硬性规定,证书上是不体现的,从法律角度讲,第一发明人的身份信息可用来证明专利权和其他发明人信息;另外,在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常见的是署名纠纷,在第一发明人同意的基础上,可以变更第一发明人信息。
法律没有规定有区别,权利人内部可自行说明权益划分、贡献大小,有行业规定遵循行业规定。